8月17日,江蘇省經貿委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組召開專題評估會,原則通過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編制的《國電宿遷熱電有限公司2×135MW機組煙氣脫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據了解,該公司將采取BOT模式實施此項工程的建設和運營以解決巨額的投資難題。節能減排迫在眉睫,一些火電企業脫硫之所以進展緩慢,主要是脫硫建設和運營成本大,諸多火電企業不堪負重,從自身利益出發,不到萬不得已不愿上馬脫硫項目。這一矛盾在近年來逐漸興起的BOT模式中得到良好解決?;痣娖髽I不需投資一分錢,只需支付其0.015元/度的脫硫補貼電價所得資金,由專業脫硫建設公司進行投資建設、承包運營生產,所得脫硫產品銷售收入歸其所有,且在8至10年后脫硫設施無償收回使用,既可以很好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產生良好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又可為火電企業節省巨額的建設費用和運營費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資風險,是火電企業實施脫硫不可多得的一種多贏選擇。
為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拓展企業生存與發展空間,在集團公司、分公司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電宿遷熱電有限公司在積極推進機組供熱的同時,于2006年9月啟動煙氣脫硫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今年5月完成可研報告的編制工作。在脫硫方案選擇上,該公司認真結合當前企業經營困難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調查其他企業脫硫建設以及建設單位情況的基礎上,借鑒國內一些小型發電企業和化工企業的建設經驗,在脫硫工藝上采用氨-肥法脫硫方法,在建設和經營模式上將采用上述BOT模式。
另據了解,氨-肥法脫硫在國際上技術成熟,有許多良好的應用業績,國內小熱電機組也有應用業績,脫硫效率可達95%以上,投運率也在95%以上。評審會上,江蘇省經貿、環保部門對國電宿遷熱電有限公司主動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積極推進脫硫工程建設的舉動大加贊賞。
編輯:子午
|